首页

伊轩调教视频

时间:2025-05-30 04:52:03 作者:包粽子制香囊穿汉服 华裔大学生和外国留学生在南京体验中华文化 浏览量:79826

  中新网南京5月29日电 (施红 朱晓颖)学习挑粽叶包粽子、碾香料制香囊、尝试汉服妆造……28日,“同乡共井·寻味秦淮——华裔新食代”端午传统美食文化体验活动在南京金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省中小学生职业体验中心)举行,近20名在南京各高校就读的华裔大学生、外国留学生体验中华传统文化。

在南京就读的华裔大学生、外国留学生学习包粽子。中新网记者 朱晓颖 摄

  “在南京过端午节,通常包的粽子有四角粽、三角粽、异形粽等。大家先捏起三片粽叶,卷成漏斗状,再选择甜口或咸口的馅料塞入其中、压实,用粽叶将口封住,用绳子把粽子扎紧。”当天,南京金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老师向华裔大学生、外国留学生介绍中国端午节的由来、端午节习俗,并手把手教学生们包粽子。

  在制作香囊、汉服妆造体验环节,华裔大学生、外国留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挑选艾草、陈皮、薄荷、茉莉、玫瑰、薰衣草等原料放入研磨器里,进行手工研磨,将磨好的香料装进香囊里;在南京金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美容美发专业学生的帮助下,女生们盘起不同造型的中式发髻,佩戴上流苏珠钗,换上汉服,体验中式美学与浪漫。

在南京就读的华裔大学生、外国留学生学习包粽子。中新网记者 朱晓颖 摄

  就读于南京艺术学院的马来西亚留学生雷家悦告诉记者,曾祖父祖籍为中国海南省,他是家族中的华裔第四代。在马来西亚,华侨华人在端午节有吃娘惹粽的习俗。和南京的粽子不同,娘惹粽的颜色是类似青花瓷的蓝色。“这次在南京第一次尝试自己动手包粽子,尝试本地粽子的味道,这样的体验很有趣,感受到犹如家庭亲情的温暖。”

  就读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印度尼西亚双胞胎姐妹杨舒淳、杨舒湄表示,她们对中华传统文化都很感兴趣,为此一同到访六朝古都南京,进入高校求学。此次第一次试穿中国古典服装、佩戴发簪的经历让她们难忘。

就读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印度尼西亚双胞胎姐妹杨舒淳、杨舒湄试穿中国古典服装。中新网记者 朱晓颖 摄

  南京市秦淮区台办主任、侨办主任江颖在致辞中表示,端午节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2009年,中国端午节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日。南京是中国六朝古都,希望华裔大学生、外国留学生在南京多走一走、看一看,通过文化体验,成为中华文化的传播者、文明互鉴的实践者、创新传承的探索者。

  当日,参与体验活动的华裔大学生、外国留学生获颁相关证书,并集体合影留念。(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广东省残疾预防行动计划(2022-2025年)中期评估报告发布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抓住科技创新这一核心要素,深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大力破除制约科技创新的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加快完善新型举国体制,加强资源统筹,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进一步完善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持续优化协同创新机制,加强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推广“揭榜挂帅”“赛马”制,激发科研人员创新活力;畅通科技成果向先进生产力转化通道,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深化和加强科技评价制度、科技投入制度、创新创业生态制度、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等基础性制度建设。

美国一情报官辞职:为助推美国加沙政策感到羞耻和内疚

8月26日下午3时左右,位于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望童路上的一个室内装潢材料市场发生火灾。总台记者在火灾现场看到,过火面积较大,一钢架结构建筑几乎被烧毁,消防等救援人员正在全力灭火。暂无人员伤亡。

配套资金上亿元 黑龙江省国庆期间将开展80余场促消费活动

近来,大型民族歌剧《侨批》在中国各地亮相。“无论脚步走得多远,看过世界方知故土之亲,对家的理解也就更加深刻。”旅荷歌唱家常振华是华工梁诚如的扮演者,他在接受记者连线采访时表示,每一次登台演出都像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正是侨批中的游子心、桑梓情让他在表演中找到了归属。

国台办:民进党当局及其政客如不改弦更张,必将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钟祥长寿现象延续至今。2008年,钟祥被中国老年学学会认证为第一批中国长寿之乡;2015年,国际人口老龄化长寿化专家委员审议投票通过钟祥为世界长寿之乡。2020年,钟祥通过联合国老龄所五年届期复核,获颁“世界长寿之乡”新证。

代表委员建议积极推进养老服务立法

大花羊耳蒜叶子呈倒披针形或线状倒披针形,花色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色。资料显示,大花羊耳蒜借助风、昆虫等媒介传播花粉,表现出其极强的适应性和生命力。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